- 最新
- 精选
- 区块链
- 汽车
- 创意科技
- 媒体达人
- 电影音乐
- 娱乐休闲
- 生活旅行
- 学习工具
- 历史读书
- 金融理财
- 美食菜谱
巨变!当中有珠海的一份努力…央媒头版讲述千里之外的故事
千里之外的这个地方, 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当中有珠海的一份努力… 光明日报近日头版讲述了当地故事! 跟特报君一起来看看! “我们村现在贫困户没有了,怒江东岸的3个村小组靠种草果,去年多数人家草果收入都有五六万元,西岸3个村小组的村民靠打工挣收入,有的修美丽公路,有的帮别人种草果,有的去广东珠海打工。”云南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村医邓前堆近日向记者描述村里的变化。 在怒江边当乡村医生37年的怒族邓前堆,去年被国家表彰为“最美奋斗者”。他眼中拉马底村的变化,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的缩影。 怒江州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少数民族人口多,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这里的脱贫攻坚,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独龙族群众代表,2014年1月、2019年4月两次给独龙江乡群众回信,使怒江州各族群众深受鼓舞。在国家、省及东西部扶贫协作支援下,怒江州坚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至2019年年末,全州累计脱贫22.3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24%下降到10.09%,独龙族、普米族实现整族脱贫,贡山县脱贫摘帽。全州农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2773元提升到2019年的7062元。 今年6月19日,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郑重向社会宣布:“到目前,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可以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千百年来压在怒江各族人民头上的贫困大山即将被彻底挖掉,实现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 “几年前怒江上修了桥,村民们不用溜索过江了。山上的贫困户都搬迁到山下的安置点,山上没搬迁的村子都通了水泥路。”邓前堆说,他曾经在波涛汹涌的怒江上过溜索27年为两岸群众看病,被称为“溜索医生”。 6月16日,“中交怒江连心桥”建成通车,如一道彩虹横跨怒江,连接州府六库城市老城区江东江心片区。该桥全长197.12米,桥面宽22.8米,总投资1.04亿元,由中交集团援建。 中交怒江连心桥 图片来源:怒江州人民政府网 怒江过去交通闭塞,大部分群众出行靠走路、过江靠溜索、运输靠人背马驮。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各级政府先后投入234.2亿元推进怒江基础设施建设。如今,怒江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达100%;完成怒江、澜沧江两岸36座“溜索改桥”,“过江靠溜索”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怒江美丽公路及南延线建成通车,畅通的县、乡、村组公路,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全州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25%,农村供水保证率达93.17%;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有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广播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兰坪丰华通用机场投入使用,实现了怒江各族人民期盼千年的“飞天梦”;保泸高速公路今年年底将建成通车,怒江即将结束无高速路的历史。 天堑变通途,越来越便利的交通,使千百年来几乎与世隔绝的怒江各族群众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大山,到县城、省城甚至广东打工,踏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看到这么多人去打工,我更有信心,出去打工的胆子更大了。”怒江泸水市鲁掌镇登埂村低保户村民褚秀梅说。2月25日,在政府组织下,褚秀梅、丈夫李东南和泸水801名务工人员告别家乡,搭乘22辆大巴车从六库前往广东珠海和东莞务工。这次劳动力输出人数创下了怒江单次输出人数之最。今年以来,怒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4万人,比去年增加了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36万人。 2月26日,怒江籍员工到珠海返工。珠海传媒集团记者 程霖 摄 过去怒江绝大多数贫困群众居住在高山峻岭之上、峡谷缝隙之中,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近几年怒江州建设67个集中安置点,完成了怒江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搬迁行动,全州10万贫困群众搬出了大山,拎包住进窗明几净、家具家电齐全的新楼房,告别了茅草为顶、透风漏雨的篾笆房和木板房。在兰坪县通甸镇易门箐安置点,搬迁前,弩弓村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0公里,他们每周要在这条路上来回两趟,学生和正梅说:“搬到这里后,到通甸中学读书,只要10多分钟就到了。” 傈僳族小伙友向福是福贡县石月亮乡依陆底扶贫搬迁安置点村民,2019年2月全家从高山上老村子搬到山下怒江边的安置点,住进了新楼房。记者去年底来到他家拜访时,友向福弹着一把红色的吉他,唱起了优美欢快的《棒球之歌》:“甜蜜甜蜜,甜蜜的棒球,想不到有甜蜜的日子……”近年来珠海企业在移民新村建了棒球车间,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友向福为表达心中的喜悦,用民歌曲调创作了《棒球之歌》。 福贡县棒球扶贫车间第一届技能“精英”大赛。珠海传媒集团记者 曾遥 通讯员 容燕宇 摄 在依陆底安置点里的棒球车间,数十名傈僳族村民围坐桌前,穿针引线,转眼缝制出一个个白色的棒球。67岁的老汉此友和妻子都在这里缝棒球,家里是贫困户,妻子当了护林员。他笑嘻嘻地说:“我来这里干活,一个月工资七八百元,可以增加点收入,早日脱贫!”曾经在深圳打工两年的年轻妇女友前你动作麻利,一天能缝十七八个棒球,1个月就有1000元收入。“在家门口打工还能带孩子,我愿意长期在这里干。”友前你说。 为让搬迁安置点的群众稳得住、能发展,怒江州在安置点建设了41个扶贫车间,设立了52个就业创业服务站(点),转移就业47977人,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实现了户均1.85人就业,“楼上居住、楼下就业”成了许多搬迁群众新的生活方式。 “我们村现在‘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都解决了!”邓前堆说。他长期关注群众看病和村医待遇问题。“现在虽然有两户村民因为大病返贫,但是村民们收入增加、有医保,全村没有因为没有钱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情况了。我们村医的工资今年每人涨了500元,我每个月工资收入到2200多元了!”邓前堆说。 近几年来,怒江州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全州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回头看”和农村危房大排查,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动态“清零”目标;所有学校全部达到“20条底线”办学标准,全面落实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两免一补”、贫困生资助等政策,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四步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贫失学辍学;完成了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4万群众的普通话培训;完善了州县乡村四级医疗设施,不断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村村都建有标准化卫生室,配备了村医,符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大病救治进展率达99.42%,家庭医生履约率达98.34%。 福贡县子里甲乡子里甲村农户木付迪,2016年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在管护好森林的前提下,带头发展林下种养业,他家5口人,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25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2000多元,真正实现了“一人护林,全家脱贫”。 近几年来,怒江州大力发展以草果为主的绿色香料产业,实施百万亩草果、百万亩核桃提质增效。目前,全州主要香料作物种植面积达144万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13万户3.78万人。绿色香料产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绿色香料产业逐步成为怒江的脱贫致富产业。 怒江山间种满草果。图片来源:怒江州人民政府网 同时,怒江有3万名贫困群众当上了生态护林员,户均年增收1万元,带动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全州实施“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组建185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2万余名贫困人口参与怒江、澜沧江两岸生态修复治理,推进“怒江花谷”生态建设,与退耕还林、产业扶贫等有机结合,累计种植各类观赏苗木19.08万亩,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2018年,贡山县独龙江乡脱贫出列,直过民族独龙族整体脱贫。这两年脱贫后的独龙江乡又有哪些变化?“一天一个样,一年大变样,现在独龙江除了草果外,羊肚菌、重楼、葛根等特色生态产业和旅游业开始显现成效,独龙江3A级景区已创建成功。”独龙江乡乡长孔玉才在6月19日的怒江新闻发布会上说。他在现场用独龙语唱了一首《幸福不忘共产党》。“这首歌全乡男女老少都会唱,表达了我们独龙族同胞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他解释说。 美丽独龙江畔的独龙江乡集镇。光明日报记者 张勇摄 今天的怒江大峡谷,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天更蓝了,怒江州森林覆盖率达78.08%,居全省第二位。贡山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州创建正在开展,蓝天、碧水、青山让怒江成为云南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祝愿怒江州未来更美好! 更多权威信息, 请下载↓ 光明日报/来源 孟鑫/责任编辑 胡洁婷/编辑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
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
我知道了
已发送
取消
发送到看一看发送
巨变!当中有珠海的一份努力…央媒头版讲述千里之外的故事
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 允许
取消 允许
微信版本过低
当前微信版本不支持该功能,请升级至最新版本。
我知道了 前往更新
确定删除回复吗?
取消 删除
知道了
长按识别前往小程序
本站仅按申请收录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若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珠海特区报 热门文章:
重磅!珠海刚刚再出房地产调控措施
总理发话了!珠海前途无量!粤港澳大湾区将建世界级城市群,珠海扮演的角色超乎你想象...
霸气!董明珠:让每个员工享受两房一厅,未来还送免费汽车!
珠海全城寻人!有谁认识图中的这位女士吗?因为她做了一件事...速联系!
重磅!珠海横琴刚又被国家赋予重大任务!五年后将美得你不认识...
喜讯!珠海⇋武汉郑州昆明南宁高铁下月开通!沿途的风景美炸了...先睹为快!
珠海又要上央视了?!原因竟是...
珠海地铁规划首次曝光,将告别“无地铁”时代!
珠海16岁花季少女遗憾离世,却让5条生命绽放生机,只因她昔日的一句话...直戳泪点!
找到了!全城搜寻的那位好心救人的女医生竟然是她!
珠海特区报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珠海特区报 最新文章
巨变!当中有珠海的一份努力…央媒头版讲述千里之外的故事
价格便宜近半!珠海将可接种,首批国产HPV疫苗来了!
千亿级!珠海又一批超大项目来了!书记市长这样要求?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2例,广东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暑假来了,两周【外教夏令营】只要199元!
扩散!明天,香洲这几所学校将电脑派位!
珠海医生跪地急救!3岁藏族男孩脸伤冒血,送医途中遇塌方…
太特殊!今年高考不止时间变了,还有…市一中名师答疑!
@珠海人 你有一波福利待查收!
别再让孩子因此吃亏!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function(){ var src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 ? "http://js.passport.qihucdn.com/11.0.1.js?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https://jspassport.ssl.qhimg.com/11.0.1.js?ba34c9f41d18b62312e960833b3cb4ae"; document.write(''); })();